8月16日,浙江大学国家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智库研究员李健教授应邀来校,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课题”专题讲座。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史水鸿出席,校党委常委、组织统战部部长孙宏吉主持。相关职能部门、人文社科学院负责人及研究团队成员近百人现场聆听。
李健教授介绍了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全国28家四部委铸牢基地的整体情况,并分享了浙江大学的学科特色,即如何以社会学为核心、整合优势学科力量开展跨学科研究,重点介绍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日常社会互动中的民族关系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机制与底层逻辑研究”等方向获批的课题;分享了在智库品牌建设、深度研究、工作流程优化方面的成果及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外展工作的情况。
针对最新发布的《国家民委2025年课题指南》(36项),李健教授进行了重点解读。他结合山西大同大学实际,提出具体建议。一要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将云冈学建构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有机融合,依托综合性大学平台大力推动跨学科研究;二要找准研究切入点和融合点,倡导“以小切口撬动大课题”的研究策略;三要深入挖掘大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聚焦特定历史人物和事件,深刻阐释其中蕴含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涵。他强调,课题申报书的题目要力求醒目,研究思路需清晰,研究意义的阐述应简洁有力,这是课题申报成功的重要基石。(文字:人文社科部、组织统战部 摄影:安嘉平 责编:赵鑫)